湘潭锰矿将建成最大“两型”项目示范基地

湘潭锰矿将建成最大“两型”项目示范基地

  • 2014年02月11日 13:21
  • 来源:中国铁合金网

  • 0
  • 关键字:锰矿
[导读]湘潭锰矿将建成最大“两型”项目示范基地

中国铁合金网讯:以前,这里是“黑色”的,今后,这一区域将遍布葱茏的“绿色”;以前,这里是国有独立工矿区的典型代表,今后,这里将是城镇建设的新组团、产业提升的新基地;以前,这里道路狭窄、饮水受限、污染严重,今后,这里将成为湘潭最大的“两型”项目示范基地,成为湘潭“北进中强”战略部署的前沿阵地,成为湘潭新一轮发展的增长极。

 

历经百年开采、满目疮痍的湘潭锰矿,终于迎来了一个“绿色”的春天!

 

2012年4月,经国家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批准同意,湘潭锰矿地区列入国家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项目,锰矿地区环境治理的序幕由此拉开——

 

百年沧桑 世纪之殇

 

一百多年以前,几位行走于大江南北的中国地质人,在湖南湘潭一个名为上五都的山坳里,发现了储量巨大的锰矿。这个发现,旋即引发世界的震动。从1914年开始,上五都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湖南湘潭上五都锰矿,也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中国锰都。

 

湘潭锰矿地区地处湘潭市北部,是原省属国有大型企业——湘潭锰矿所在地,这一区域锰矿探明储量946.5万吨,保存储量343万吨,素有“百年锰矿、中国锰都”之称。建国以前,矿山先后经历了商办、官办和日军掠夺开采等历程。解放以后,湘潭锰矿成立,曾分别隶属冶金部、中南局、湖南省政府等单位管辖,完成了矿山从扩建到技改的全面升级。湘潭锰矿近百年的采矿、选矿、炼矿,为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矿石年出口曾高达3万多吨,远销西欧、北美、亚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进入21世纪,由于受市场经济冲击,加之资源逐渐枯竭,湘潭锰矿走向低谷,被迫停产,继而破产。支柱企业的倒闭,使得锰矿地区的发展一时萧条和停滞,矿区遍体鳞伤,满目疮痍。

 

锰矿地区近百年的开采,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地质破坏严重,山体裸露,废渣遍野,采空区星罗密布,地质沉陷、山体滑坡、房屋开裂等现象时常发生;非法开采、非法冶炼、非法洗砂、非法选锰等活动一度猖獗;高污染、高能耗、低产出的中小企业众多;道路破烂不堪,仅有两条修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宽5米的进出道路,一条为原湘潭锰矿企业专用道——潭锰路,一条为X083县道;供水限时限量,沿用原湘潭锰矿供水系统,从韶山灌渠引水,经简单漂白处理后,直接进行供水,分早、中、晚三次,每次1小时;污水处理严重不足,企业和居民生产生活所产生的污水,南向顺势沿牟渠流入湘江,北向顺势沿靳江河经长沙流入湘江,锰金属曾超标200多倍,严重污染周边及沿线农田;住房低矮潮湿,仍有2000余户职工居住在建于解放初期低矮的棚户区内,户均面积不足30平方米……

 

“百年锰矿”的沧桑与呐喊,百姓民生的怨恨与期待。一场以治理促发展,以发展带治理的“两型”变革,成为“百年锰都”脱胎换骨的最终选择!

 

峰回路转 生态之变

 

随着科学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老矿区的治理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也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2012年4月,在市委书记陈三新等领导的积极争取下,经国家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批准同意,湘潭锰矿地区列入国家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项目。锰矿地区的发展终于迎来了崭新的春天。

 

湘潭锰矿地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项目区域范围13.40平方公里,治理面积10.82平方公里,总投资3.54亿元,分三年实施。“我们要通过治理工程,有效改善锰矿地区的生态环境,实现百年锰都的绿色转型。”作为项目的承接者和实施者,雨湖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这样表示。

 

湘潭锰矿地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一期投资1亿元,主要对青山露采区、胡家围子、彭家塘等1.5平方公里区域进行治理,分8个标段实施,1、6标段为道路修建,2、3、7、8标段为土地平整,4、5标段为植被恢复。

 

自2013年3月8日项目开工以来,雨湖区政府、雨湖经开区与市国土局协同努力,坚持把淘汰落后产能与示范工程有机结合,搬迁26家“三高”和锰制品粗放加工中小企业,征拆厂房2万平方米,转运矿石20万吨、大型设备100多套;坚持把解决历史问题与示范工程有机结合,妥善解决了原锰矿的次生灾害、环境污染、土地权属、垃圾处理等历史遗留问题,收购居民房屋600平方米;坚持把打非治违与示范工程有机结合,重拳出击,打击、取缔非法企业11家。通过统筹兼顾、整体联动、科学施工,项目一期治理的初步成效已经显现。

 

“虽然项目进展快,但锰矿地区的治理难度依然很大。”雨湖经开区一位负责人表示,“目前所做的还只是一个开始”。他解释说,由于锰矿地区基础设施差、历史遗留问题多、需要资金巨大,要完成整个生态环境治理工程,需要较长时期的不懈努力。“无论是对市区两级领导,还是对具体实施者,这都是一项需要耐心的工程。”

 

目前,示范工程一期已完成总工程量的70%左右。1标段道路基本成型,沥青路面的铺设已经铺开。2、3标段场地平整已完成60%以上。4、5标段为绿化工程,已完成工程量的95%以上。6标段的锰望路扩建,7、8标段的场地平整工作也在紧张有序地进行。

 

据市国土局负责人介绍,根据示范工程总体方案,我市正在抓紧申报二、三期治理项目,重点开展东风井、清水塘、炸药库、碉堡山等区域范围内的场地平整、地质灾害治理、废渣废水治理、植树绿化、环境修复等工作,以期全面恢复锰矿地区的地质生态环境,实现“百年锰都”的“两型”蜕变。

 

美丽转身 “两型”之梦

 

随着湘潭市委、市政府“北进中强”战略的实施,锰矿地区的发展又一次站在了世人面前。

 

规划建设中的湘潭锰矿国家矿山公园和湘潭雨湖经开区,将在锰矿地区形成“一心、一园、三组团”的空间结构。一心:结合伏林大道与白云路交通优势,形成综合服务中心。一园:矿山公园,园区的生态屏障。三大功能组团:工业综合组团,发展先进装备制造及新材料新能源产业;现代物流组团;城镇改造及产业提升组团。

 

“这个项目最大的特色,就是环境治理工程与雨湖经开区建设的紧密结合,同步推进。”雨湖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治理工程主要集中在道路、供水等基础设施改善,以及生态绿化的恢复方面。随着治理工程的推进,雨湖经开区的框架也逐渐拉开,并为今后发展夯实基础。比如在道路修建时,一并铺好自来水管道;铺设管道从九华水厂引水到锰矿,改善居民用水条件,等等。“将两个项目建设有机融合,边治理边发展,以发展促治理,改善民生环境,打通湘潭北向发展的通道,是这个治理工程最大的用意所在。

 

锰矿地区独特的区位优势,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目光,各类治理资金源源不断涌入,各方战略投资者齐聚锰矿地区。目前,省环保厅已安排下拨了7500万元湘江重金属染污治理资金,用于治理锰矿地区的废渣废水;省发改委已将锰矿列为独立工矿棚户区改造范围;省交通厅支持修建白云路、潭锰路,并列入湖南省“十二五”干线公路规划;市政府已正式启动锰矿地区供水改造工程。此外,湘潭电化将整体搬迁至锰矿地区,湖南一力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泰和集团、湘资实业、天元置业等企业即将入驻。这里将成为新的长潭腹地、投资洼地和发展高地。

 

“你看那边,300亩地,已被一家企业全部买走了”。雨湖经开区负责人指着一块空地对我们说。循声望去,几台压土机正在那块土上卖力地工作,把基础压得结结实实,把土地压得平平整整。突然间,我们明白,原来所有人都在期待新一轮发展的早日来临。(来源:湘潭在线)

  • [责任编辑:Mike.zhang]

评论内容

请登录后评论!   登录   注册
请先登录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