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硅产业迎来利好

多晶硅产业迎来利好

  • 2014年05月08日 14:30
  • 来源:中国铁合金网

  • 0
  • 关键字:多晶硅 双反
[导读]“双反”落地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使进口自欧盟的产品价格上涨,这有利于保护国内多晶硅企业的生产和出口,从而为企业营造一个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但企业状况的根本好转、整个行业的复苏仍将是一个逐渐恢复的过程。

“双反”落地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使进口自欧盟的产品价格上涨,这有利于保护国内多晶硅企业的生产和出口,从而为企业营造一个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但企业状况的根本好转、整个行业的复苏仍将是一个逐渐恢复的过程。

 

商务部近日公布了对欧盟太阳能级多晶硅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的终裁决定。公告称,自5月1日起,我国将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产品征收反倾销、反补贴税,实施期限为两年。至此,持续近两年的多晶硅“双反”案终于尘埃落定,同时也让部分企业看到了走出困境的希望。

 

对此,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对欧盟进口多晶硅采取“双反”措施,可以避免国内相关产业继续遭受低价损害,营造一个有利于国内相关产业发展的公平环境,但企业状况的根本好转、整个行业的复苏并非一日之功,而将是一个逐渐恢复的过程。

 

利好国内企业

 

“国外企业长期以低于成本价的价格销售,导致国内多晶硅企业利润空间被不断挤压,给我们国内的企业带来很大压力。”作为申诉企业之一的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部杨经理告诉国际商报记者,公司的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受国外企业倾销的影响,国内多晶硅的价格从2008年的300多万元/吨下降到2013年的十几万元/吨,企业的生存状况可想而知。

 

商务部此前的调查也发现,国内多晶硅的产量、销售量虽然近年来都在增长,但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和投资收益率都在下降,期末库存也在增加,一些国内企业的财务和经营状况严重恶化,甚至陷入亏损。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任浩宁对国际商报记者进一步分析指出,欧盟多晶硅长期的低价策略一方面导致国内企业必须在技术研发、成本控制等方面做足文章才有可能与之抗衡,生存压力空前巨大;另一方面,低价营销破坏了多晶硅产业多元化的市场格局,龙头企业影响力不断攀升,中小企业破产退出不断。

 

对于此次“双反”措施落地的利好,杨经理坦言,去年7月对美韩的多晶硅“双反”实施后,企业的销量就开始稳步回升。这次对欧盟实施“双反”,能够提高欧盟产品的进口价格,使得进口量有所下降,再加上国内近年来不断出台的扶持政策,预计下半年行业会进一步好转。

 

商务部研究院欧洲研究部副主任李慧瑛也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双反”实施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会使进口产品价格上涨,这有利于保护国内企业的生产和出口,不会使其继续受到损害,从而给企业营造一个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为提高其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赢得时间。

 

复苏仍需时日

 

据了解,中国从欧盟进口的多晶硅长年占总进口量的1/3左右。商务部此次最终认定的反补贴税率均为1.2%,而反倾销税率则有两个级别,德国瓦克化学的倾销幅度(即税率)为14.3%,其余多家欧洲企业的倾销幅度则在42%。不过,由于瓦克化学已与中方达成了价格承诺,因而其被免于征收反倾销税。“瓦克化学是德国乃至欧盟地区对中国出口多晶硅体量数一数二的企业,业内预计其协议价格在24美元/公斤左右。即便如此,瓦克化学对于中国市场的影响力仍将长期持续,多晶硅行业想要实现复苏还将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任浩宁认为。

 

杨经理也向记者表示,目前国内的多晶硅价格在22美元/公斤左右,瓦克化学的协议价格至少应该在此之上对于国内的企业才公平。“当然,作为企业,我们希望其定价比目前均价越高越好,这样才能给长期受低价压迫的企业以喘息的时间。”杨经理说。

 

杨经理指出,要使国内多晶硅产业走出困境,首先要有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这也是采取“双反”措施的意义所在;其次还需解决国内的供需问题,只有下游产品销售好了,市场需求上去了,市场才能真正恢复增长,才能结束企业目前这种勉强维持生存的状态。

 

对此,有业内人士建议,在国内外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我国可通过规划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来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在扩大国内企业市场份额的同时,积极应对国外企业的竞争。

 

  • [责任编辑:Ginna]

评论内容

请登录后评论!   登录   注册
请先登录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