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阳光终于清理多晶硅项目,不再留恋光伏项目。
1月19日,公司发布公告,称由于多晶硅市场的不景气,子公司宁夏阳光硅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阳光硅业”),因资不抵债已向法院递交申请破产清算。
这是又一起光伏神话的破灭。多名了解此事的人士均向理财周报记者表示,这是产能过剩的必然结果。阳光硅业连年亏损,自身因素如项目滞后等原因也引人关注。
资料显示,阳光硅业成立之初年产多晶硅1000吨,但在2007年4月正式动工时,首期产能却提升至1500吨,并聘请经验丰富的中国成达工程公司向阳光硅业提供关键技术、员工培训及工程设计。截至2013年1月19日,项目累计总投资达到17.8亿元。
根据公告,1500吨多晶硅项目在2008年底就已试产成功,预计2009年3月全面投产,并与海润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润科技”)签订供需合同。合同显示,阳光硅业要在2009年全年供应海润科技多晶硅1000—1200吨,供货时海润科技将按约定价格全部带款提货。
然而,当项目投产在即时,却遭遇金融危机,项目停滞导致与海润科技的合作陷入尴尬境地。
根据公告,计划的多晶硅项目并未在2009年投产,与海润科技的订单,除2008年预支的1.5亿元外,也因公司未完成批量供货而没有完成。
而停滞的项目到2010年正式生产后,却因当年多晶硅的价格大幅下降而造成亏损。虽然当年公司控股集团收购海润科技33.65%的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却也止不住颓势。2010年江苏阳光净利润同比下降40.48%,主要原因就是阳光硅业的亏损所致。
2012年10月公司发布公告称,阳光硅业自去年下旬起停产检修,原因系“多晶硅市场持续低迷,多晶硅生产成本倒挂,为有效降低多晶硅生产经营风险,减少经营亏损和日常经营支出”。公告还显示,去年上半年,阳光硅业平均每月亏损2300万元左右。
2013年1月19日,公司发布公告,称鉴于当前多晶硅市场情况和阳光硅业的连年亏损,阳光硅业“目前已资不抵债,已明显缺乏清偿能力”,公司已向当地法院申请破产清算,并被正式受理。
截至2012年年底,阳光硅业亏损2.47亿元,账面资产总额近14亿元,负债总额却高达14.48亿元,净资产-4615.62万元,已明显缺乏清偿能力。
1月29日,江苏阳光发布业绩预亏的公告,并将亏损的原因归结为多晶硅项目的资不抵债。实际上,自2008年试产以来,江苏阳光已经连续四年净利润同比下滑。尤其是2011年,公司净利润同比降幅达到86.07%,只有871万元,是2003年以来的最低值。此外,从2004年以来,9年无任何分红。
由于阳光硅业“所欠本公司的借款预计无法偿还,因此公司2012年度将计提大额坏账准备,从而对本公司2012年度利润造成重大亏损”。江苏阳光公告的这段文字,实质标志着又一个“光伏梦”的破碎。
中国铁合金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均不得擅自拷贝或转载,否则视为侵权,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特此郑重声明!
- [责任编辑:editor]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