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应对气候变化蓝皮书》在全球低碳冶金创新联盟成立大会暨创新论坛上发布

钢铁应对气候变化蓝皮书》在全球低碳冶金创新联盟成立大会暨创新论坛上发布

  • 2021年11月19日 10:35
  • 来源:中国铁合金网

  • 0
  • 关键字:钢铁
[导读]钢铁应对气候变化蓝皮书》在全球低碳冶金创新联盟成立大会暨创新论坛上发布

中国铁合金网:2021年11月18日,由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世界钢铁协会、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指导,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协办的“全球低碳冶金创新联盟成立大会暨2021全球低碳冶金创新论坛”在金色炉台·中国宝武钢铁会博中心成功召开。本次会议以“技术创新引领钢铁低碳发展”为主题,采用“线上+线下”同步会议形式,携手全球15个国家、62家包括行业协会、钢铁企业、研发设计单位、高等院校、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在内的联盟成员单位,凝聚智慧,共同搭建共享交流平台、建立新型合作关系、构建钢铁绿色低碳生态圈。

本次会议特邀世界钢铁协会总干事埃德温·巴松,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执行会长何文波,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安赛乐米塔尔集团副总裁、中国区首席执行官、东南亚和印度业务拓展副总裁桑杰,中国工程院院士黄震,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文海,世界钢铁协会安全、环境与技术部部长Andrew Purvis,浦项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申东烨,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薛庆国,SSAB首席技术官Martin (Wenguo) Pei,瑞典冶金材料研究院(Swerim)教授Chuan Wang等领导和专家出席。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总工程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李新创,院长范铁军、副院长姜晓东、院长助理周翔及低碳发展研究中心、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团队参加会议。

本次会议大咖云集,亮点纷呈。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执行会长何文波,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德荣、总经理胡望明,鞍钢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戴志浩,安赛乐米塔尔集团副总裁、中国区首席执行官、东南亚和印度业务拓展副总裁桑杰,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国栋共同启动全球低碳冶金创新联盟成立仪式,与会领导嘉宾一起见证了这一重要历史时刻。

会上,中国宝武董事长陈德荣作欢迎致辞,并发布中国宝武碳中和行动方案。中国宝武总经理胡望明作联盟秘书长、常务副秘书长、副秘书长推选情况报告,并为联盟技术委员会主任、常务副主任、副主任颁发聘书。中国宝武副总经理侯安贵作为联盟秘书长,宣读技术创新引领钢铁低碳发展倡议书。中国宝武工程科学家朱仁良发布低碳冶金创新基金指南。干勇院士等国内外专家深度解读了碳中和对钢铁行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就钢铁行业和企业碳中和前沿技术作精彩分享。

《钢铁应对气候变化蓝皮书》发布

在2021(第一届)全球低碳冶金创新论坛开幕式上,李新创书记作为全球低碳冶金创新联盟常务副秘书长,重磅发布《钢铁应对气候变化蓝皮书》,并从钢铁与应对气候变化、形势与政策要求、行动与进展、技术创新与展望、钢铁低碳发展指数评价五个方面,全面系统介绍了《钢铁应对气候变化蓝皮书》的核心内容。

李新创书记阐述了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情况、影响因素、产生的影响及国际社会采取的应对举措,分析了钢铁生产碳排放源及碳排放特点。他表示,钢铁行业是全球关注的碳排放重要领域,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体系下,主要产钢国家积极推进全球碳中和进程、做出碳中和承诺,中国已正式提出“3060”双碳目标,并于今年10月27日,继2011年以来第二次从国家层面对外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从企业层面来看,面临低碳发展形势,多家国内外钢铁企业明确发布碳中和目标,迅速部署碳减排行动,众多矿业、焦化、汽车、船舶等上下游行业企业也广泛参与其中,纷纷制定碳中和目标与具体行动。在中国,目前已有上百家钢铁、焦化、铁合金、矿山企业正在大力开展碳达峰及降碳行动,并在不断完善低碳领域法律法规、财税金融政策、低碳消费激励机制等制度建设,加快推动碳排放交易市场化机制。

李新创书记强调,钢铁行业低碳发展应依靠科技进步,在科学发展中实现减排降碳,并基于国内外钢铁领域低碳冶炼技术研发现状以及在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难点,分析展望了减碳技术、无碳技术和去碳技术的发展趋势,指出现阶段应加快推进能效提升技术、能源结构优化技术,因地制宜开展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以化固碳钢铁联产技术,并应重点研发示范先进低碳冶金技术、直接空气碳捕集技术及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

李新创书记分析称,钢铁行业在践行“双碳”战略过程中,以多维度、系统化科学评价各钢铁企业低碳发展水平为目标,开展钢铁低碳发展指数评价工作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钢铁低碳发展指数评价研究是基于“数据平台-目标体系-实施路径-评价机制”全链条一体化的C+4E低碳发展理论体系,应采用“钢铁碳生产率”代替传统“吨钢碳排放强度”,以提高碳生产率为核心,实现节约能源,提高经济效益,推动环境协同治理,构建形成钢铁生态产业链;并应采用基于生产工序的全流程碳足迹核算方法,构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全过程智能管控与评估平台。

来源: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

  • [责任编辑:zhaozihao]

评论内容

请登录后评论!   登录   注册
请先登录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