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合金网:绿电驱动 生“智”亦生“金”
2025年1月-8月,内蒙古电力集团乌兰察布供电公司新能源绿电售电量达107.21亿千瓦时,占全部售电量的21.93%。这意味着,当地企业每消耗五度电,就有一度电来自清洁能源。
电驱动借“绿”生“智”
当地人戏称,“乌兰察布的风,一年刮两次,一次刮半年。”而如今,乌兰察布地区以1446.26万千瓦、占比65.7%的新能源装机规模,让昔日强劲的风推动着发电风车日夜不息地转动。在这里,每一度清洁的绿电,都在驱动着这座“风光之都”完成一场从“伏特”到“比特”的产业升级变革。
今年6月,乌兰察布市委、市政府举办乌兰察布市打造“Token之都”建言献策会,汇聚政府、企业、研究机构等多方智慧,依托绿色电力、绿色算力的优势,研究探讨打造独具魅力的“Token之都”,推动传统“能源输出地”向高附加值“AI生产力输出地”转型。乌兰察布供电公司紧抓地区能源低碳转型和数字化产业发展的新机遇,一方面,以D5000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24小时实时监测风光出力曲线,另一方面,利用营销采集系统实时动态“把脉”企业用电情况,全力助推清洁能源实现供需平衡与全额消纳。
近日,世纪互联乌兰察布基地三期项目正紧锣密鼓推进中。据悉,三期项目配套建设200兆瓦风电、100兆瓦光伏以及45兆瓦/180兆瓦时储能装置,2回110千伏绿色专用输电线路将大规模绿色电力接入数据中心。建成后,新能源发电量约7亿千瓦时,节约标准煤21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0万吨。截至目前,已有67个项目签约落地乌兰察布,算力规模突破7.1万P,智算规模占比超90%。预计年底算力规模将突破12万P,可满足全国20%的AI大模型训练需求,真正让每一度电都带着“绿”的基因,孕育出地区“智”的蜕变。
电赋能点“绿”成“金”
乌兰察布是全国最大的铁合金生产地级市,产量占全国30%以上。过去,这些高耗能、高污染产业一度成为刻在地区的“灰色烙印”。乌兰察布供电公司积极响应内蒙古自治区提出的绿电直连等六类新能源市场化消纳模式,以“供电能力优、运行方式优、压减成本优、办电流程优、办事效率优、服务水平优”的“六优”用电营商环境推动绿电与铁合金产业深度耦合,每一度清洁的绿电,都在为传统产业“祛灰添绿”,更在悄然酝酿着“绿电变现”的经济价值。
作为当地传统产业绿色转型的代表,2023年,内蒙古王远实业有限公司二期项目依托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首批工业园区绿色供电项目,实现铁合金销售、余热余气发电及电力生产等业务30%的绿电替代,每年可节省煤炭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万吨,为园区探索绿色供电模式提供了鲜活样本。参与绿电交易后,一年能节省数百万的电费,还提升了产品绿色竞争力,当地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越来越有底气。目前已有32个绿色铁合金项目,每个项目超60%的电能来自本地绿电。如今,乌兰察布地区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装机与千万吨级绿色铁合金基地交相辉映,绿能驱动的“信息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在地区深化推进“五个一”一体联动新能源消纳场景的加持下,传统高耗能产业正在绿色电力的赋能下,实现环保与经济的双赢,“绿色乌兰察布”的名片愈发闪亮。
转自:新华财经
- [责任编辑:tianyawei]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