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美韩多晶硅双反立案即将到期

中国对美韩多晶硅双反立案即将到期

  • 2013年07月05日 10:09
  • 来源:

  • 0
  • 关键字:多晶硅 双反
[导读]
2013年7月20日中国商务部对原产美韩两国多晶硅进行“双反”立案调查,而根据WTO规则,类似调查期限为一年时间,如今距离此时限仅有16天时间。
 
7月3日,一位光伏企业人士告诉记者,目前中国代表团正在欧洲与欧盟就光伏“价格承诺”事宜进行谈判,“此次谈判会在周五(7月5日)结束”,但不排除对美韩的多晶硅双反率先出炉的可能。
 
据记者了解,中国原计划于7月4日出台对欧美韩三国的多晶硅双反初裁,但该时间表因处于“价格承诺”谈判的关键期,故此双反初裁正式出台的时间将会延后。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多晶硅双反初裁的第三次延后,前两次拟出台的时间表分别为今年4月、6月。
 
2012年7月2日,中国四家多晶硅企业代表行业向中国商务部提交的书面申请,请求对原产于美国和韩国的进口多晶硅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同时对美国多晶硅进行反补贴调查,并最终获得中国商务部的受理。
 
这四家公司是: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江西赛维LDK光伏硅科技有限公司、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和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
 
上述光伏企业人士透露,目前国外多晶硅倾销的情况仍在延续,使得国内多晶硅企业停产面加大。目前能维持生产的多晶硅企业仅有5家,开工率、开工企业数量仅为总量的10%左右。
 
“目前能开工的5家企业为:保利协鑫、特变电工、大全新能源、昱辉阳光、南玻集团。”上述人士说,彼时申请双反初裁的4家公司,已有两家企业停产。
 
以2012年年中的申请双反立案调查作为节点,彼时四川瑞能、永祥、天威、乐电天威、新光硅业、东气峨半、昆明冶研、亚洲硅业、潞安等在内的多晶硅企业均已停产,协成硅业、宁夏硅业相继续资不抵债而进入破产程序。
 
多晶硅行业为化学工业,如果机器长期不运行,就会面临炉体污染和腐蚀等问题,维护成本相当高昂,而目前国内很多多晶硅企业停产期已接近一年。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一位负责人士表示,先前多晶硅双反预计于4月成行,部分多晶硅企业原定于4~5月复产,后因双反时间表推迟而取消或延后开工计划。预计目前已经停产1年以上的企业,复产的难度很大,并有可能被迫退出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在多晶硅双反的预期之下,国外大厂已有规避之道。
 
数据显示,5月份的多晶硅进口中,一般贸易方式进口为2303吨,占比为39.3%,加工贸易等方式进口3557吨,占比60.7%,而这也是继4月之后连续第二个月加工贸易占据60%以上比例,由此将严重削弱未来我国多晶硅双反裁决的有效影响。
 
前述光伏企业人士表示,虽然对美韩的双反初裁调查预定于7月20日结束,但特殊情况下可延长至2014年1月20日,“不过那时候在外企的倾销之下,国内企业也倒得差不多了”。
  • [责任编辑:editor]

评论内容

请登录后评论!   登录   注册
请先登录再评论!